可燃冰
【經濟日報╱侯雅燕】
2011.08.27 04:36 am

「可燃冰」是指自然界在低溫高壓環境下所形成的一種富含甲烷氣(俗稱沼氣)的冰狀物,其外觀就像冰塊一樣,學界稱為「天然氣水合物」。

由於自然界產出的天然氣水合物,所包含的氣體分子以甲烷為主,故又稱為「甲烷水合物」。

可燃冰雖是一種非傳統化石燃料,但比傳統化石燃料更潔淨。可燃冰因在理論上,1立方公尺的甲烷水合物,常溫常壓下,可以釋放出150至170立方公尺的甲烷氣。由於它一旦遇到火源就能持續燃燒,形成冰水火共存的奇異現象,故常被稱為「可燃冰」。

可燃冰被認為是石油、碳等傳統能源的可行性替代品。目前估計全球可燃冰所含的甲烷總資源量約有2萬兆立方公尺,換算成有機碳含量約有10兆公噸,約為目前已知所有傳統化石燃料,如煤、石油、天然氣等能源有機碳總儲量的二倍。

【2011/08/27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

消失的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